English

挥洒语言的“描写”神韵

2000-04-26 来源:中华读书报 高 静 我有话说

我常常惊叹我们中华民族语言的丰富多彩、华美瑰玮,每每读起中国文学名家的作品,更为他(她)们那挥洒自如的描绘,神韵无限的寓意,精美绝伦的语句而折服。语言是这样的出神入化、魅力无穷。然而,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都不能孤立地存在与发展,必然要与其他民族的语言文化进行交流,相互借鉴,相互交融,吸取它们的语言文化的精华而丰富自己,发展自己,也许正是基于这一点,在国人学习外语热的浪潮汹涌澎湃之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英汉对照描写辞典》。该书通过32个分部类统领390个细部,共约5000余条英汉对照描写片段,展示了英、法、俄等国文学大师巴尔扎克、大仲马、托尔斯泰等运用语言的文采。该书称为“描写”辞典,确实切中学习语言的本质,因为无论是口语表达还是书面语表达,都离不开对事、对人、对景的描写,如果离开了“描写”,恐怕会让我们感到语言表达将是何等的苍白和乏味。

众所周知,写景状物记人,在文学写作中是不可缺少的,文学家以形象思维和描写的语汇来讲话,出色的景物描写,可以展示时代背景,地域风貌;可以交代人物身份,烘托人物心情,渲染环境气氛,以展示人物性格;可以酝酿诗情画意,融情于景,深化主题。文学属于艺术的范畴,而写景记物无疑为此增光添彩,它决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或摆饰,少了“描写”这一写作手法,一切文字都将黯然失色,它是有特殊艺术价值的。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就是“描写”的功效吧!

中外著名文学家,无一不是“描写”能手与大师,西方文学中亦有许多失去月会炙人口的片段与众口赞誉的篇章。泰戈尔、惠特曼、马克·吐温、托尔斯泰、巴尔扎克、大仲马等大师,他们身处不同的社会环境,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描绘出一幅幅我们不太熟悉或根本不熟悉的自然环境和人生场景,显示了不同历史文化所铸造的人类世界的千姿百态。

“描写”同时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口,从中我们领略到了语言文字的美妙传神与勃勃生机。学习任何一种语言如果只注重它的发音方法、语法规则,而忽略了对其本身所能传达的语言信息与美感的体会,那么它永远都无法成为自己的语言,充其量不过提供给我们一个交流的工具。因为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植根于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因此只有博收广采,了解它所在国家的文化背景,才能实实在在地学好一门语言,要想使之融入我们的思想精髓中,焕发其强大的生命力,就应该多吸收一些原汁原味的作品,通过学习和借鉴中外优秀作家“描写”的技巧与范例,对提高我们的鉴赏能力与写作水平是大有裨益的。

《英汉对照描写辞典》正是体现了这方面的功效,是一部融语言、文化等知识为一体的大型工具书和参考书,它以文学描写为基础,书内所选片段皆源于外国名著名篇,力求拓宽描写的领域,使描写内容涵盖从人类社会到自然界的诸多方面,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出西方的社会状况、历史事件、文化风貌、自然风光。咀嚼这些精美的字句,品味段段绚丽的篇章,是一种身心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升华,令人爱不释手。

如“超自然的生灵”:

She was not very but her slim figure stood so boldly straight that she see me dtobeso.She was dark, but one could see that in daylight her skin would have the fine golded glow of Andalusian and Roman women.Her small foot too was Andalusin,for it fitted both snugly and easily into her dainty shoe.She was dancing,tuming,whirling on an old Persian carpet,thrown down carelesslym beneath her feet;and each time her radiant face passed before you as she spun round her great,dark eyes flased lightning.(译文:她个儿不高,可是在他看来好像身材高大,因为她那苗条的身段显得挺拔,亭亭玉立。她肤色微黑,不过,白天里看,一定是发出安达卢西亚姑娘或罗马女人那种耀眼的闪闪金光。她那纤纤秀足也是安达卢西亚式的,穿在她那俏丽的鞋子里窄窄的正好合适自如。她舞着,转着,飞旋着,脚下马马虎虎铺垫着一张旧波斯地毯;旋转着,每逢她那容光焕发的脸闪过你面前,她那黑色的大眼睛就向你投射灼灼的目光。)

这段人物描写,把一位美丽的姑娘跳着婀娜多姿的舞蹈展示在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她那大眼睛向你投来的目光。

对有些场景的描写更是惊心动魄,让你犹如身临其境。如“攻打巴士底狱”:

‘Come,then!’cried De?farge,in a resounding voice.’Patriots and friends,we areready!The Bastille!’

With a roar that soundedas if all the breath in France had been shaped into the detested word,the living sea living sea rose,wave on wave,depth on depth,and overflowed the city to that point.Alarm-bellsringing,druns beating,the sea raging and thundering on its new beach,the attack begun。(译文:“那就来吧!”德发奇用响亮的声音喊道,“爱国的志士们,朋友们,我们准备好了!到巴士底去!”

只听得一声怒吼,仿佛全法兰西的人声都汇成了这样的一个人们深恶痛绝的字眼。人海翻腾,汹涌澎湃,波涛滚滚,一浪推一浪,漫过整个城市,到了巴士底。警钟当当,鼓声隆隆,人潮轰鸣,一直冲到新开拓的岸边,攻击开始了。)

读着这样的文字,犹如身处波澜壮阔的战场,耳边响着震天的正义呐喊。还有谁不会被感染、被激动呢!

《英汉对照描写辞典》就是这样一本既有极强的文学性、艺术性、可读性、鉴赏性,又有借鉴、学习、查阅的多功能的工具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